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一年之後的新文章

先講講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再寫這邊的文好了

事情是這樣子的,原本會一起打球的學長姐都畢業了,連大學的學弟妹也是

所以這一年來基本上沒有再打甚麼球
(體重也因為這樣快90KG.....)

剩下來的就是一個碩士班的同學,固定禮拜三晚上會去打一個小時的桌球

其實打的時間滿短的,但是又覺得人好少不太想打,同是又覺得不打球很無聊
(重點是打球場地真的是熱鬧爆炸....)

於是才會決定這一個短短的一小時打桌球

===========================================================

那這一個小時我們通常在幹嘛呢?

首先就是打打正手阿,然後拉拉球阿,拉累了就練一下反手,

如果打完還有體力就會打一下比賽,五戰三勝,通常會把他打完

中間當然就是講講我們實驗室的八卦阿之類的,或者我抱怨一下事情

然後一個小時就平靜的度過了,接著就是會去吃晚餐

通常是麥當勞、水餃、火鍋(難怪我瘦不下來-.-+)

===========================================================

遙想當年可是每天練球,而單天的練球時間量是現在的2~4倍阿
(想想當初我的體重最輕可以到68....)

一切都回不去了,下次會穩定打球的時間應該會是在新竹的時候了吧

等拿到第一筆薪水,找個新竹的球館,繳個年費,然後下班就去打個球吧
(聽說公司內部有桌球場,但是好像沒甚麼人)

===========================================================

P:S:

在高雄有固定半年洗一次牙的習慣,因此認識了一個牙醫師(西子灣捷運站出來的地方),

也和牙醫師打過一次球,牙醫師很好心的請我和同學吃午餐,滿豐盛的!!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賀畢業

這一年,有你們陪伴打球,吃吃喝喝,聊八卦,真的很開心,謝謝你們,祝你們畢業快樂

玉山、宇軒、Henry、Eva、鈞毅







希望你們有空可以回來中山團聚,就算是回來看看鈞毅也好!?
相聚的時候可以把球拍湊在一起,再拍一次第一張的照片,當作紀念

紀念你們中山資工碩班桌球隊的友情

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觀看大化盃

2014/4/26 - 27 是全國大化盃的比賽

在前一天的晚上吧(?)接到恐龍的電話,告知我大化盃在高雄的高醫,問我要不要去

本來想推掉的,但是想說難得她們來高雄,不去看一下好像說不過去,於是我就答應了

這兩天認識一些應化系的學弟妹(對我來說應該都是學弟妹吧...我已經老了QAQ)

大家都很健談,而且都表現得不錯,根據他們的說法,似乎四強完全超乎他們的預料

===================================================================

在比賽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失常,或者表現不好的地方

可能被我念過,於是慢慢的糾正;也可能對方有弱點,所以專打弱點

不管哪種方式,都盡量的讓他們可以獲得勝利,讓他們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

我覺得透過神排點 或者 場邊教練都只是一種"幫忙"的方式而已

沒有人可以比場上的球員疲倦,沒有人可以比場上的球員還認真

雖然他們覺得是因為我的關係,所以才可以爬到四強

但是我覺得,真的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努力,才讓他們可以獲得四強這個位置

===================================================================

我相信籃球教練的一句話:

一個隊伍可以靠運氣偶爾獲得冠軍或者勝利;

但是一個常勝的隊伍,不可能是靠運氣去碰觸獎盃

===================================================================

恭喜你們大化盃獲得四強,甚至差點就可以打贏清大,拿得第三名的獎杯

我看到清大打贏你們的時候,他們特別的開心和興奮,你們真的實力不錯

不然就不會和對手打得那麼激烈,這兩天辛苦你們了。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豐富的桌球生涯

中山資工系桌 & 暨南資工系桌&教職員桌球社&暨南校隊
===========================================

想想當初一開始並不是想打桌球,而是想打籃球

後來被小魚和兔子這兩個罪魁禍首拉到暨南資工系桌
(結果他們兩個自己跑掉了!!!)

過程中參加校隊的選拔賽,於是默默地加入了暨南校隊
(認識的一堆學長姐)

後來因為學長的推薦(不確定),所以接管教職員桌球社
(認識幾個老師)

從暨南畢業,踏入中山,加入中山的系桌
(認識學長姐和學弟妹)

不確定的中山校隊

==========================================
這個經歷,看起來滿豐富的,你說我從中間學到了甚麼?

桌球技巧方面的這邊就不提,想提的是其他方面的東西

在剛進入暨南資工系桌之後,我學到的是努力不懈的練球肯定可以有收穫

在進入暨南校桌之後,發現自己眼界的不足,更勤奮的練習,以及學長姐其實就跟朋友一樣

在接管教職員桌球社的時候,學會基本的行政流程,以及老師的個性其實也跟我們差不多

在加入中山系桌之後,大家一起出來開心打球+耍耍白癡+吃吃飯,很快就可以熟識在一起

在中山校隊這邊,認識一些可以打得很強的朋友,可以再精進球技

這中間我學到一堆心態上的東西,發現其實很多東西其實跟自己想得很不一樣,

除了社交的技巧,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從各式各樣的人學到不同的看法和態度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心態轉變

以前在大學一年級到大三的時候,只要有比賽,就會想贏,不論是對內或者對外

當初先做到對內穩贏,再去做到對外的勝率提高

不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隊友,覺得贏球是一件一定要做到的事情

why?
         可能因為小時候練過,所以覺得不該輸;

         可能因為不喜歡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可能覺得自己連桌球都輸了,那還剩下甚麼的感覺?

逐漸到了大肆甚至到現在碩一,感覺沒有當初那麼熱衷於贏球的感覺

只是想著,就和大家打打比賽,運動運動流流汗,嘗試一些東西,

練完球 or 比賽完後就是和大家吃吃東西聊聊天,喜歡這種單純交朋友的感覺

至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心態?

         可能因為找不到和自己程度相近的對手;

         可能因為和自己程度相近的對手都不來練球;

         可能真的覺得贏不贏球無所謂了;

那有贏球的心態和沒有想贏球的心態差在哪邊?

        根據我的經驗是,動頭腦思考獲勝的次數變少了;

        身體或者內心覺得追不到球也沒關係;

        平常出來練球的時候,就沒有恆心的練習單一項目;

以上講的都是缺點,那優點咧?

         你會玩一堆很多奇怪發球 or 接球方式(甚至跑去練非慣用手or握拍or皮);

         認識的人變多,但是都是點頭之交(優點只是人變多!?)

         得私心不會有那麼重,所以不會有當初很懊惱悔恨的感覺

          自己已經少練了,時間就多出來了,莫名多出來的時間不知道幹嘛,就會看看桌球影片
          (或者相關的討論區之類的)

 ==============================================

最後我覺得,我還是想練球,甚至是每天晚上都可以練球

可以練習想要的單一項目等等,而不是每次都是去玩球 or 打指導球 or 當教練....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國小的桌球教練

主要教導我們這一屆的兩位教練

陳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OV1f3N5PWc



林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Eze1eAK2ac

今天心血來潮的想說Youtube一下看看教練們有沒有繼續再打球,結果

意外的發現ㄟ~?有他們的影片耶!!!大學的時候找明明就都沒找到!!!

雖然陳老師的影片是跟音響有關係,但是並不妨礙我認出老師

雖然林老師的影片只有短短的幾秒,但是還是一樣可以認出他們~

另一位主要是教導我哥他們那一屆的桌球教練

詹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URn34QK7U

真的很想念他們,想想以前是多麼的不喜歡打球,而現在是很喜歡打球,真是多變阿!!

希望老師他們可以一直打桌球打下去~

希望在某一次的比賽或者球館希望可以再次相遇~

想讓你們看看以前的學生長大了 成長了~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桌球教學反手成展歷程

1.多球單點訓練

     目標:
                 右前方(斜線)每顆球都可以打進;都可以打進之後換打正前方(直線)每顆球都打進

     動作:    
                  雙腳張開比肩膀寬

                  以右撇子為例,左腳在前、右腳在後

                  略微蹲低,上半身身體微微向前傾  

                  持拍手不要太貼近身體,至於胸口之前方

                   要擊球前是手臂相往後移動,再往前推出

                   球彈擊到桌子且彈跳到較高點時,往前推出手臂,推完後手臂在往後拉(反複動作)

     技術要領要求:  
                                   手部略為出力,力道大概比握筆寫字的力氣略大(不要完全沒力)

                                    用手臂送球"推出",而不是靠手腕

                                    注意球要前進的方向,就是你的拍子汗胸口都是成一直線的

                                    "適當"的力氣握住球拍(不要讓手腕亂動)可以幫助你送球的穩定度

                                    球的落點如果有稍微變化時,請先移動腳部在執行推檔動作

                                    當以上都可以順利的達成時,要求加快給球速度重複練習

2.與人上桌拿多球連續對打

    目標:
               " 累加"對打100顆

    動作:
                同上

    技術要領要求:
                                看準球的落點 => 移動腳步 =>推出

                                 控制力道大小,不要讓球出現乎長忽短

                                 控制球的落點,盡量每顆球的偏差不要太大(心理要想著往哪邊打)

                                 可以打到100顆之後,歸零重新開始繼續訓練

3.與人上桌單球連續對打

 目標:
                "連續"對打100顆

    動作:
                同上

    技術要領要求:
                                同上,可以連續對打100顆時,要求歸零開始訓練

                                務必練習到每次練習正手時可以都達成目標

藉由以上訓練,您的反手應推檔應該有基本的能力

                            您抓球的時間點已經略為準確

                            您的右手應該不會因為持久打反手而痠痛

PS:很多人正手不管打幾下似乎都只會酸一下或者根本就不會痠;
     但是反手沒打幾下手就很痠了,那是因為大家普遍都是在練正手,而忽視了反手的訓練。
     其實反手的重要性遠比正手來的重要多了?何以見得?

     1.因為很多時候接發球都是反手位(當然你可以側身,但是比賽中連正手位的拉球都拉不近的話,還要談側身?)
     2.比賽中正手都是用力一大板而不是相持(非拉球),反而是反手相持比較多
     3.切球檔球也是反手用的比正手多
     4.很多人正手都練不起來,所以比賽基本上都是反手切球 推檔 結束

以上幾點可以看出,練好反手其實可以很吃香,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