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幫人做多球的時候其實很無奈,因為我們彼此是同學或者是學長姊的關係
會顧及到彼此的情誼,所以不太可能苛刻的去要求每個人或者板著一張臉去嚴厲的要求
多球練習除了發球者很重要之外,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接球者
1.接球者本身要能接受發球者發的球
情況:發球者發的球假設是要發三點正手好了,但是球可能偶爾偏掉,或者發錯,接球者可能就完全不接球,或者說發球者發的不好,導致練習無法繼續下去。
2.接球者要能慢慢的接受球的速度增加
情況:現在如果是打推測撲,很多人習慣了每一球都跑得到之後而且也不喘,就會一直打那個頻率的球,稍微加快一點點,對方會喘會累就說對方發的球太快了,導致練不下去。
3.接球者如果被其他人指導該如何移動時,聽不明白就應該問,而不應該是似懂非懂
情況:腳步移動時,會看到以腳後跟移動,導致於接不到下一顆球,動作不完全等等,
講解之後,對方也說懂了,但是實際上去操作時卻跟講解前一模一樣。
(且已經有示範過動作了)
以上這三種情況,是在練多球的時候最常發生的,如果要練球而且是採取多球的方式,
如果想進步,請盡量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發球者。
第一:比賽中對方不會完全打好球給你打
第二:比賽中的球的頻率節奏會快會慢
第三:知道最不到=>可以練
不知道做不到=>根本沒聽進去
練球中不要想著自己第一次做這個動作就可以做到最好,那就不用練球了。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比賽中的汗水
不論是在激烈或者不激烈的比賽中
多多少少會流汗,除了身體上的汗水會讓自己不自在之外
其中對戴眼鏡打球的人來說,其實最主要的是頭上的汗水
1.頭上的汗水會滴到眼鏡上,就算用衣服或者抹去之後其實還是看的不是很清楚
2.汗水會在球拍上,一直用手擦拭,反覆幾次手會變得黏黏的和一開始握球拍的手感不一樣
3.汗水同樣會滴到球桌上,而就算抹去球桌還是會亮亮的,讓球不太彈起來
4.汗水會掉到地板上,讓自己在移動中不知不覺的打滑
綜合以上幾點原因,個人強烈建議一定要帶衛生紙以及毛巾
毛巾主要是擦拭臉部
衛生紙主要是擦拭眼睛以及眼鏡的部分
(由於毛巾反覆擦過幾次後,其實擦眼睛和眼鏡後還是會濕濕的,所以才會要分兩個)
最重要的是擦拭眼睛以及眼鏡,因為有擦過之後真的看球會清楚許多。
多多少少會流汗,除了身體上的汗水會讓自己不自在之外
其中對戴眼鏡打球的人來說,其實最主要的是頭上的汗水
1.頭上的汗水會滴到眼鏡上,就算用衣服或者抹去之後其實還是看的不是很清楚
2.汗水會在球拍上,一直用手擦拭,反覆幾次手會變得黏黏的和一開始握球拍的手感不一樣
3.汗水同樣會滴到球桌上,而就算抹去球桌還是會亮亮的,讓球不太彈起來
4.汗水會掉到地板上,讓自己在移動中不知不覺的打滑
綜合以上幾點原因,個人強烈建議一定要帶衛生紙以及毛巾
毛巾主要是擦拭臉部
衛生紙主要是擦拭眼睛以及眼鏡的部分
(由於毛巾反覆擦過幾次後,其實擦眼睛和眼鏡後還是會濕濕的,所以才會要分兩個)
最重要的是擦拭眼睛以及眼鏡,因為有擦過之後真的看球會清楚許多。
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體力與心態
比賽中除了比技巧之外,其實還有比較雙方的體力以及心態
但是當拉球一直 掛網,或者是一直打噴出去;
扣殺失誤等等,就會一直心浮氣躁
最常見體力不支的問題是:在一個70~80或者以上的積分賽中,預賽以4個人一組,取二晉級
代表你進複賽也才40強,如果想要榜上有名就得再打3-4個人
代表你進複賽也才40強,如果想要榜上有名就得再打3-4個人
加上原本預賽打的人,4+3=7個人以上。
常看到的體力不支情況是:
(1)知道對方球在哪,但是腳就是酸懶得跑。
(2)全身上下都汗,全身黏答答的不想動。
(3)反應和一開始比賽時慢上許多。
再來就是比賽中心態的問題,最常見的情況是:拉球是大部分人的進攻技巧,
但是當拉球一直 掛網,或者是一直打噴出去;
扣殺失誤等等,就會一直心浮氣躁
打得越來越快,呼吸頻率亂掉,頭腦漸漸無法思考。
最常看到的心態不良的情況是:
(1)上一球影響了下一球的接球判斷
(2)輕視對手遭置放球連連遭致慘敗
以上兩點的解決方法是:
(1)在撿球時慢慢地調整自己的呼吸
(2)該擦汗時就擦汗,讓自己慢慢降低自己身體的溫度
(3)發球不要馬上就發出去,慢一點,等自己腦筋準備好發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拉球心得
大部分的人練拉球幾乎都是教導成用手發力,然後要用腰往左邊帶過去,接著身體不要上仰
再接著就是腳部要有蹲下由下往上,然後拉球的擊球點要確認好。
但是根據我個人嘗試之後,如果是定點拉球的話,這樣過去的球真的可以很有轉度以及穩定
================================================================
但是如果在比賽中,其實真的要站得好好的穩定拉球,感覺就會覺得彆扭,
而且球點和腳步其實沒有那麼剛好,那麼容易讓我們把球拉起來。
於是後來聽到有人說他以前教練的教法是,左手往後拉,自然而然地就會轉到腰,
然後右手會(因為左手往後拉的關係,腰自然轉動)自然地往左上方揮出。
嘗試過雙打這樣打、嘗試過單打這樣打,真的還滿穩定的,而且進球率很高,球也會轉
(跟不同的人對打過幾次,似乎都是一樣的感覺,很順)
如果對方是帶很沉的下旋:
左手往後拉慢一點,再加上一點右手的出力輔助球就會過了。
如果對方是普通的下旋:
左手往後拉,自然而然球就會過去了。
如果對方不是下旋:
左手已經往後拉之後,看到對方不是下旋(對方拍面),立刻轉成用右手出力(不用很大力)揮出,不靠左肩晃出帶腰。
================================================================
注意要點:一定看球,也就是你原本的動作拉球已經練了,而且是都打得到球的,
但是就是不太會接對方不同旋度的下旋(對方空一點=>揮出球檯;對方沉一點=>拉不起來;拉完之後動作整個回不來),那麼這種方法應該就很適合使用。
結論:如果對方的球不刁鑽=>用練習的方法一顆一顆慢慢拉旋拉好。
如果對方的球有點刁鑽=>用此方法試試看。
再接著就是腳部要有蹲下由下往上,然後拉球的擊球點要確認好。
但是根據我個人嘗試之後,如果是定點拉球的話,這樣過去的球真的可以很有轉度以及穩定
================================================================
但是如果在比賽中,其實真的要站得好好的穩定拉球,感覺就會覺得彆扭,
而且球點和腳步其實沒有那麼剛好,那麼容易讓我們把球拉起來。
於是後來聽到有人說他以前教練的教法是,左手往後拉,自然而然地就會轉到腰,
然後右手會(因為左手往後拉的關係,腰自然轉動)自然地往左上方揮出。
嘗試過雙打這樣打、嘗試過單打這樣打,真的還滿穩定的,而且進球率很高,球也會轉
(跟不同的人對打過幾次,似乎都是一樣的感覺,很順)
如果對方是帶很沉的下旋:
左手往後拉慢一點,再加上一點右手的出力輔助球就會過了。
如果對方是普通的下旋:
左手往後拉,自然而然球就會過去了。
如果對方不是下旋:
左手已經往後拉之後,看到對方不是下旋(對方拍面),立刻轉成用右手出力(不用很大力)揮出,不靠左肩晃出帶腰。
================================================================
注意要點:一定看球,也就是你原本的動作拉球已經練了,而且是都打得到球的,
但是就是不太會接對方不同旋度的下旋(對方空一點=>揮出球檯;對方沉一點=>拉不起來;拉完之後動作整個回不來),那麼這種方法應該就很適合使用。
結論:如果對方的球不刁鑽=>用練習的方法一顆一顆慢慢拉旋拉好。
如果對方的球有點刁鑽=>用此方法試試看。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接對方側上以及衝球
之前有很長一陣子困擾
就是對方的衝球或者是側上,只要球夠長而且也快一點,我很容易就把球平平的打出對方球檯
自己當下反應就是用推擋把這顆球接回去,推擋這個動作是對的。
但是最近注意到,自己經常會把力道用到最大,然後導致推出去的時候,手臂以及手腕會晃動
手臂和手腕一晃動球就會亂跑,這是正常的現象
所以只要順順的往前推,手臂推出去的時候力道不要突然加速太快,球就不會衝出對方球檯
(因為本身會判斷是不是下璇和衝球和上旋,所以對方發衝球和上旋時我不會用切球)
(接衝球或者是上旋球 如果是用切球的,球就會噴高給對方攻擊,這是一個很不明智的接球方式)
當然如果對方的球夠長的話,身體站為記得要往後站一點,以免被擠到導致動作錯誤。
對方如果有注意到就會發中間或者短球,這時腳步要記得移動,不要待在後面單純把手往前伸
這樣球就會變成是碰球讓球自己彈回去而不是自己控球打回去,球失誤率會很高。
就是對方的衝球或者是側上,只要球夠長而且也快一點,我很容易就把球平平的打出對方球檯
自己當下反應就是用推擋把這顆球接回去,推擋這個動作是對的。
但是最近注意到,自己經常會把力道用到最大,然後導致推出去的時候,手臂以及手腕會晃動
手臂和手腕一晃動球就會亂跑,這是正常的現象
所以只要順順的往前推,手臂推出去的時候力道不要突然加速太快,球就不會衝出對方球檯
(因為本身會判斷是不是下璇和衝球和上旋,所以對方發衝球和上旋時我不會用切球)
(接衝球或者是上旋球 如果是用切球的,球就會噴高給對方攻擊,這是一個很不明智的接球方式)
當然如果對方的球夠長的話,身體站為記得要往後站一點,以免被擠到導致動作錯誤。
對方如果有注意到就會發中間或者短球,這時腳步要記得移動,不要待在後面單純把手往前伸
這樣球就會變成是碰球讓球自己彈回去而不是自己控球打回去,球失誤率會很高。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攻擊意識、檔球意識
比賽中經常看到很多人檔對方攻擊檔的很好
或者是
比賽中經常看到對方攻擊動作流暢而且很容易找到攻擊的時機
其實最主要我自己的感覺是:用大腦以及想法去打球。
當接這顆球回去的時候,你是要送給對方攻擊,自己就要知道要準備檔球了。
當這顆球送回去是希望對方把球弄回來讓自己打相持或者攻擊板時,自己就要掌握好攻擊。
而不是單純當個回球的機器,不知道把球打回去要做甚麼。
如果只是這樣,就會變成,
當機會來臨時自己反應不夠快,導致攻擊時間點一直慢了一點而失誤。
機會如果是由對方不小心或者無意給出來的,並不好掌握。
機會如果是由自己刻意製造出來的,就很容易掌握了。
如果對方實力比你自己低很多的時候
=>很容易我們就會當個回球機器而已
如果對方實力和自己差不多或者是比我們強的時候
=>可以控制該局球路的人就會贏得這場球。
或者是
比賽中經常看到對方攻擊動作流暢而且很容易找到攻擊的時機
其實最主要我自己的感覺是:用大腦以及想法去打球。
當接這顆球回去的時候,你是要送給對方攻擊,自己就要知道要準備檔球了。
當這顆球送回去是希望對方把球弄回來讓自己打相持或者攻擊板時,自己就要掌握好攻擊。
而不是單純當個回球的機器,不知道把球打回去要做甚麼。
如果只是這樣,就會變成,
當機會來臨時自己反應不夠快,導致攻擊時間點一直慢了一點而失誤。
機會如果是由對方不小心或者無意給出來的,並不好掌握。
機會如果是由自己刻意製造出來的,就很容易掌握了。
如果對方實力比你自己低很多的時候
=>很容易我們就會當個回球機器而已
如果對方實力和自己差不多或者是比我們強的時候
=>可以控制該局球路的人就會贏得這場球。
比賽接發球-正手挑球、反手擰球、正反切球
當學會正手撥球(挑球)、反手擰球的時候,看到很多人就棄切球而不用了。
這是一個相當可惜的一件事情,就我大學這幾年打下來,真正可以把正手挑球以及反手擰球
弄得真的不錯的人,真的很少,不如求穩扎穩打。
在比賽一開始的時候,對方發下旋短球到正手或者是長球(短球也可)到反手,
正手由於學會了挑球(撥球),所以一上場就想弄出來。
反手由於學會了擰球,所以一上場也想弄出來。
其實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正手挑球以及撥球的使用時機應該是:
1.對方球的旋度妳已經充分地掌握。
2.對方球的落點一陳不變。
於是覺得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攻擊手段才使用。
這幾年看到很多選手,都死在這兩個技巧上面,都是自己失誤讓對方得分。
有看過後來學習的使用=>根本不熟失敗
有看過國小練過的使用=>因為一直不進,導致一直想用然後讓球過去,結果還是不進
在開場比賽時的前幾個接球,就先照著基本的接法過去。
=>下旋就是切球、側旋衝球上旋就是推檔過去
PS:接發球搶攻的側身拉球也是一樣,當對方的發球落點一陳不變時才行動。
而不是盲目地想側身拉球而側身拉球。
這是一個相當可惜的一件事情,就我大學這幾年打下來,真正可以把正手挑球以及反手擰球
弄得真的不錯的人,真的很少,不如求穩扎穩打。
在比賽一開始的時候,對方發下旋短球到正手或者是長球(短球也可)到反手,
正手由於學會了挑球(撥球),所以一上場就想弄出來。
反手由於學會了擰球,所以一上場也想弄出來。
其實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正手挑球以及撥球的使用時機應該是:
1.對方球的旋度妳已經充分地掌握。
2.對方球的落點一陳不變。
於是覺得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攻擊手段才使用。
這幾年看到很多選手,都死在這兩個技巧上面,都是自己失誤讓對方得分。
有看過後來學習的使用=>根本不熟失敗
有看過國小練過的使用=>因為一直不進,導致一直想用然後讓球過去,結果還是不進
在開場比賽時的前幾個接球,就先照著基本的接法過去。
=>下旋就是切球、側旋衝球上旋就是推檔過去
PS:接發球搶攻的側身拉球也是一樣,當對方的發球落點一陳不變時才行動。
而不是盲目地想側身拉球而側身拉球。
削球
如果是純打削球手的可能就不太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在稍微會一點削球之後,就會發生:
1.習慣送球給對方攻擊之後,直接退檯到後面以削球方式回擊
=>應該是在前台擋住,真的反應來不及才退檯削球回擊。
2.如果對方接過來的球是CHANCE的時候,要上前攻擊時很容易失誤
=>腳步一次會跑太大以至於抓球的時間點容易太急躁而出手。
3.習慣就是把球送回去,就算是在可以攻擊的區域也是用切球或者削球的方式回擊
=>對於以攻擊為主的選手來說這是不恰當的行為。
為什麼會想用削球回擊?因為不想當純放高球過去給對方一球扣殺結束。
如果是職業選手或者是國小生,可能還可以多打幾顆,但是在台灣的甲組(後段)或者是乙組,
對方一顆使勁全力的殺球應該是救不到的。
結論:削球可以練,但是最後要記得調整回來自己的打法。
=>不要對方一攻擊就習慣性退檯以削球回擊。
=>甜區可以攻擊時不要再放過去給對方攻擊。
PS:削球的腳步比較大、抓球和看球的時間點要很穩定(不然球會沒下旋以及偏高)
這個問題在稍微會一點削球之後,就會發生:
1.習慣送球給對方攻擊之後,直接退檯到後面以削球方式回擊
=>應該是在前台擋住,真的反應來不及才退檯削球回擊。
2.如果對方接過來的球是CHANCE的時候,要上前攻擊時很容易失誤
=>腳步一次會跑太大以至於抓球的時間點容易太急躁而出手。
3.習慣就是把球送回去,就算是在可以攻擊的區域也是用切球或者削球的方式回擊
=>對於以攻擊為主的選手來說這是不恰當的行為。
為什麼會想用削球回擊?因為不想當純放高球過去給對方一球扣殺結束。
如果是職業選手或者是國小生,可能還可以多打幾顆,但是在台灣的甲組(後段)或者是乙組,
對方一顆使勁全力的殺球應該是救不到的。
結論:削球可以練,但是最後要記得調整回來自己的打法。
=>不要對方一攻擊就習慣性退檯以削球回擊。
=>甜區可以攻擊時不要再放過去給對方攻擊。
PS:削球的腳步比較大、抓球和看球的時間點要很穩定(不然球會沒下旋以及偏高)
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積分賽
業餘桌球好手之家的網站:
http://www.cybertabletennis.com/portal/
請先去申請帳號,然後要寄信給站長開通
如果是生活在台中或者是南投的人,有以下幾個比較近的積分賽地點可以去
☆☆☆☆☆☆☆☆☆☆☆☆☆☆☆☆☆☆☆☆☆☆☆☆☆☆☆☆☆☆☆☆☆☆
第一個:台中平德
台中市綏遠路二段39-2號4樓(綏遠路與天津路交叉口)
台中市綏遠路二段39-2號4樓(綏遠路與天津路交叉口)
=>從南投埔里出發的話,只要先搭公車到台中火車站。
=>搭65、58的公車做到崇德北平路口下口
=>下車後左手邊過馬路看到全家一直往裡面走
=>看到SEVEN後那個街口左轉直走就到了
☆☆☆☆☆☆☆☆☆☆☆☆☆☆☆☆☆☆☆☆☆☆☆☆☆☆☆☆☆☆☆☆☆☆
第二個:台中三立
台中市南區國光路2巷1號地下室一樓
=>從南投埔里出發的話,只要先搭公車到台中火車站。
=>下車後(假設從火車站出來)請左轉走過去,一直直走
=>第二條大的十字路口後左轉,接著再右轉小路裡面
☆☆☆☆☆☆☆☆☆☆☆☆☆☆☆☆☆☆☆☆☆☆☆☆☆☆☆☆☆☆☆☆☆☆
第三個:彰化菜市場樓上
彰化市民權市場2樓
=>從南投埔里出發的話,只要先搭公車到台中火車站。
=>搭火車區間到達彰化(南下),大概20分鐘左右
=>出火車站後右轉一直直走
=>一直看到彰化福倫藥局左轉進巷子
=>看到菜市場大樓就進去走到2F
☆☆☆☆☆☆☆☆☆☆☆☆☆☆☆☆☆☆☆☆☆☆☆☆☆☆☆☆☆☆☆☆☆☆
這三個算是我讀暨大時期比較常去的三個地點的積分賽。
第一個:人多、價錢便宜、比較遠
第二個:人普通、價錢便宜、比較近
第三個:人多、價錢貴一點、比較遠
我比較傾向於如果想要打的人可以去第一個和第二個。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桌球比賽前的熱身
桌球熱身的意思有很多意思。
但是就我的看法來說,熱身其實不單純只是讓身體的關節或者身體達到啟動的狀態。
一個在比賽前的熱身行為,我覺得應該分成下面兩個:
內在:
1.認清今日是來比賽的,而不是來練球的,或者交流情誼的
=>交流感情,那是比賽下來之後休息的事情
2.清楚知道場上除了自己之外,沒人可以幫助你自己
=>沒有太多次暫停或中場休息,場上基本還是靠自己要應變
3.舒緩自己的緊張,專注於球的回擊
=>不要想東想西的,不要想著輸OR贏,就只是單純把球打到最適當的位置
外在:
1.適應球桌的彈跳性
=>可能比較不彈or比較彈,都有人說,但是我是沒感覺過
2.適應場地的地板
=>這個很重要,影響自己的步伐大小、以及移動頻率快慢
3.適應場地的空氣濕度以及熱度
=>如果太潮濕以及悶熱,記得一定要擦汗,不然會讓自己分心以及煩躁
4.熱身體關節各處可以暖身
=>以免身體受傷
但是就我的看法來說,熱身其實不單純只是讓身體的關節或者身體達到啟動的狀態。
一個在比賽前的熱身行為,我覺得應該分成下面兩個:
內在:
1.認清今日是來比賽的,而不是來練球的,或者交流情誼的
=>交流感情,那是比賽下來之後休息的事情
2.清楚知道場上除了自己之外,沒人可以幫助你自己
=>沒有太多次暫停或中場休息,場上基本還是靠自己要應變
3.舒緩自己的緊張,專注於球的回擊
=>不要想東想西的,不要想著輸OR贏,就只是單純把球打到最適當的位置
外在:
1.適應球桌的彈跳性
=>可能比較不彈or比較彈,都有人說,但是我是沒感覺過
2.適應場地的地板
=>這個很重要,影響自己的步伐大小、以及移動頻率快慢
3.適應場地的空氣濕度以及熱度
=>如果太潮濕以及悶熱,記得一定要擦汗,不然會讓自己分心以及煩躁
4.熱身體關節各處可以暖身
=>以免身體受傷
基本桌球能力評估
☆☆☆☆☆☆☆☆☆☆☆☆☆☆☆☆☆☆☆☆☆☆☆☆☆☆☆☆☆☆☆☆☆☆☆
☆如果是一個會打對一個不會打的人,針對會打的人評估如下:☆
☆☆☆☆☆☆☆☆☆☆☆☆☆☆☆☆☆☆☆☆☆☆☆☆☆☆☆☆☆☆☆☆☆☆☆
1.死球的應該都要會是不會打球的人
=>這點如果只是單純把球放進應該不難。
2.球打到對方的球檯落點應該要是穩定的
=>如果不穩定,如何讓對方可以跟你打球很順?
☆☆☆☆☆☆☆☆☆☆☆☆☆☆☆☆☆☆☆☆☆☆☆☆☆☆☆☆☆☆☆☆☆☆☆
☆如果雙方都是會打的人,評估方式如下: ☆
☆☆☆☆☆☆☆☆☆☆☆☆☆☆☆☆☆☆☆☆☆☆☆☆☆☆☆☆☆☆☆☆☆☆☆
1.雙方連續正手100顆。
2.雙方連續反手100顆。
3.雙方反手切球25顆。
4.雙方正手切球25顆。
5.一方拉球,一方檔球,連續36顆。
6.發球基本需要有下旋、衝球、側上旋。
7.球點除了衝球只有長球之外,下旋、側上旋要能發長球以及短球。
如果1~5點達不成目標者,代表基本功有待加強。
如果能達成者,要先看你的手以及身體達到標準時會不會痠,如果會酸也代表不合格。
☆如果是一個會打對一個不會打的人,針對會打的人評估如下:☆
☆☆☆☆☆☆☆☆☆☆☆☆☆☆☆☆☆☆☆☆☆☆☆☆☆☆☆☆☆☆☆☆☆☆☆
1.死球的應該都要會是不會打球的人
=>這點如果只是單純把球放進應該不難。
2.球打到對方的球檯落點應該要是穩定的
=>如果不穩定,如何讓對方可以跟你打球很順?
☆☆☆☆☆☆☆☆☆☆☆☆☆☆☆☆☆☆☆☆☆☆☆☆☆☆☆☆☆☆☆☆☆☆☆
☆如果雙方都是會打的人,評估方式如下: ☆
☆☆☆☆☆☆☆☆☆☆☆☆☆☆☆☆☆☆☆☆☆☆☆☆☆☆☆☆☆☆☆☆☆☆☆
1.雙方連續正手100顆。
2.雙方連續反手100顆。
3.雙方反手切球25顆。
4.雙方正手切球25顆。
5.一方拉球,一方檔球,連續36顆。
6.發球基本需要有下旋、衝球、側上旋。
7.球點除了衝球只有長球之外,下旋、側上旋要能發長球以及短球。
如果1~5點達不成目標者,代表基本功有待加強。
如果能達成者,要先看你的手以及身體達到標準時會不會痠,如果會酸也代表不合格。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桌球比賽要注意的其他事項
1:上衣穿的最好是桌球衣。
=>不宜太長、肩膀穿上之後不能覺得有卡卡的情況,會影響手臂和肩膀的動作。
2:褲子不要穿超過膝蓋的球褲,最好是桌球褲。
=>過膝蓋的球褲或者褲子,會讓你在膝蓋彎曲以及移動時覺得卡卡的。
3:桌球鞋子的大小不要穿大衣號或者小一號,移動上才不會覺得卡卡的。
=>最重要的是鞋底的紋路一定不要被磨平!可以幫助你抓地和移動。
4.一定要帶毛巾。
=>桌球通常在比較悶的地方舉行比賽,最好是帶毛巾擦個汗。
經過擦汗之後,專注力才不會被汗水影響。
5.一定要帶水。
=>可以緩和呼吸和補充水分流失太多。
=>不宜太長、肩膀穿上之後不能覺得有卡卡的情況,會影響手臂和肩膀的動作。
2:褲子不要穿超過膝蓋的球褲,最好是桌球褲。
=>過膝蓋的球褲或者褲子,會讓你在膝蓋彎曲以及移動時覺得卡卡的。
3:桌球鞋子的大小不要穿大衣號或者小一號,移動上才不會覺得卡卡的。
=>最重要的是鞋底的紋路一定不要被磨平!可以幫助你抓地和移動。
4.一定要帶毛巾。
=>桌球通常在比較悶的地方舉行比賽,最好是帶毛巾擦個汗。
經過擦汗之後,專注力才不會被汗水影響。
5.一定要帶水。
=>可以緩和呼吸和補充水分流失太多。
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接對方發球
下面這張圖,我們假設A方是發球員,B方是接發球員,且雙方都是右撇子。
下面這張圖我們假設A方發的球是正手下旋,因為是由正手發球,所以多多少少會帶一點側旋
如果依照練習的切球方式,以上面這張圖的拍面去擊球,很容易就讓球飛出去、掛網。
而且也會發現力道就算有控制,切球越切到後面幾顆球之後,自己就會切失誤或者怪怪的。
於是我們改用上面這種切球拍面去擊球,會發現球的進球率明顯上升很高,而且切的球數
越來越多的時候,動作也不會覺得怪怪的。
我個人覺得的原因是因為,別人發正手下旋時,很難發到所謂的純下旋(不帶側),
所以我們就可以藉由這一點點的側旋,來幫助我們接近接發球的第一顆球。
在處理進台或者短球的時候,這種接球方式非常的有用。
如果A是用反手發球,則是左右方向傾斜的方向倒過來
=>拍子變成在球的左側,用切球拍面切出去就可以了。
其他的就以此類推。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連續拉球要點(非多球)
很多人練桌球,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像很多比賽影片一樣,連續拉好幾顆球。
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每次都拉不好,很想知道他們到底為什麼可以那樣拉。
大家拉定點的多球下旋或者是空球,都可以拉的穩穩地,而且帶有轉度。
BUT,在一個人幫你檔,一個人拉球;比賽中拉球卻都不會進呢?
現在我來介紹一下如何拉球:
在連續拉球時,主要有三個問題需要解決,分別是以下:
一)眼到:
這個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應該都是做得到的。
就是要知道球大概會落在哪一個位置。=>知道球的落點
知道球拍揮出去時可以碰到球,而不會揮空拍=>知道球的彈跳
二)腳到:
很多人的問題就是在這個地方,大部分都是看得到,但是卻跑不到。
拉球擊球點不能太靠近身體,把手緊緊地和身體黏在一起=>擊球點太近
拉球擊球點不能太遠離身體,整個手都往右邊放出去沒用身體的力量=>擊球點太遠
以上兩種問題,就是屬於你的腳不會妥善的移動。
移動的過程中,保持腳尖移動、不要拉完球之後動作往右邊直接偏移或者左邊跑掉
三)手到:
很多人堅持是他們手部的拉球動作錯了,但是其實大部分的人是腳步上的問題。
拉球的手部動作,其實大家都學得不錯,主要要控制的是發力以及壓不壓拍的問題
當對方是把球切沉過來之後,要自己發力把球拉過去。
當對方是把球放過來時,不用發很大的力氣,藉由身體帶一點摩擦,過去就好。
很多人拉球會習慣把拍子壓很低想造成很好的旋度,但是卻不知道MISS率也上升
最後是要講觀念的部分:
現在是要連續拉球,不是要求一板給人死,
所以在你接發球搶攻的時候,或者是一拉一檔中,第一顆球就是特別的重要,
想要一板給人死,可以在第一顆球拉起來的時候,要求第二顆在給人死。
因為很多人因為想拉第一版很快,導致自己的動作僵硬回不來打第二顆球。
第一顆帶旋度,強迫對方防守,自己可以繼續主動採取攻擊姿態。
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每次都拉不好,很想知道他們到底為什麼可以那樣拉。
大家拉定點的多球下旋或者是空球,都可以拉的穩穩地,而且帶有轉度。
BUT,在一個人幫你檔,一個人拉球;比賽中拉球卻都不會進呢?
現在我來介紹一下如何拉球:
在連續拉球時,主要有三個問題需要解決,分別是以下:
一)眼到:
這個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應該都是做得到的。
就是要知道球大概會落在哪一個位置。=>知道球的落點
知道球拍揮出去時可以碰到球,而不會揮空拍=>知道球的彈跳
二)腳到:
很多人的問題就是在這個地方,大部分都是看得到,但是卻跑不到。
拉球擊球點不能太靠近身體,把手緊緊地和身體黏在一起=>擊球點太近
拉球擊球點不能太遠離身體,整個手都往右邊放出去沒用身體的力量=>擊球點太遠
以上兩種問題,就是屬於你的腳不會妥善的移動。
移動的過程中,保持腳尖移動、不要拉完球之後動作往右邊直接偏移或者左邊跑掉
三)手到:
很多人堅持是他們手部的拉球動作錯了,但是其實大部分的人是腳步上的問題。
拉球的手部動作,其實大家都學得不錯,主要要控制的是發力以及壓不壓拍的問題
當對方是把球切沉過來之後,要自己發力把球拉過去。
當對方是把球放過來時,不用發很大的力氣,藉由身體帶一點摩擦,過去就好。
很多人拉球會習慣把拍子壓很低想造成很好的旋度,但是卻不知道MISS率也上升
最後是要講觀念的部分:
現在是要連續拉球,不是要求一板給人死,
所以在你接發球搶攻的時候,或者是一拉一檔中,第一顆球就是特別的重要,
想要一板給人死,可以在第一顆球拉起來的時候,要求第二顆在給人死。
因為很多人因為想拉第一版很快,導致自己的動作僵硬回不來打第二顆球。
第一顆帶旋度,強迫對方防守,自己可以繼續主動採取攻擊姿態。
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介紹切球的擊球點
在上面這張圖中,明確的標出球碰到拍得子三個部分。
如果用標示〝一〞的地方去切球:球彈出去的距離並不會太遠,會以往上偏高為主。
(PS:而球通常不會過網,只會在自己的桌面這邊,力道不特別加大的話)如果用標示〝二〞的地方去切球:球會有速度且彈過網,不會往上高太多,剛好可以落桌。
如果用標示〝三〞的地方去切球:球帶很快的速度,而且彈過去之後,經常容易出桌
(PS:連彈對方球檯一下都沒有,而是會直接噴出球桌外)
所以最好是看清楚球和球拍的位置再去切球會比較好。
最簡單易學的控制球路就是打〝二〞的區域為主,
以力道的大小、拍面的直與斜來控制落點以及長短最為容易。
反手也是一樣的,注意好打第二個區域的地方,球就會比較容易進對方球檯。
額外補充:
用球打到球拍的位置來證明可以知道:球打到拍面的一、二、三的確是可以控制球的長短,
但是只用一、二、三區域去控制球的長短是很不容易的,
因為每一區的擊球的力道控制都不太一樣,要分別熟悉三個不同的區域比較困難。
所以比較傾向於練習用第二區域,然後控制力道的大小,以及手前進的方向會比較簡單。
因為每一區的擊球的力道控制都不太一樣,要分別熟悉三個不同的區域比較困難。
所以比較傾向於練習用第二區域,然後控制力道的大小,以及手前進的方向會比較簡單。
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
桌球多球訓練架 (置球架)
借用一下登吉的網址的圖
http://dange.topshop.com.tw/product_one.asp?guid=39EF6A71-FD22-0F48-8CC9-14B6B9FD69C7
我們國小、國中桌球隊用的置球架,以前我沒記錯的話我們都是這樣打一籃才換下一個人打。
想要在大四的時候,替學校or系隊or校隊買大概六支放在學校的體育館桌球室中。
這樣大家以後練多球的份量就可以固定、就算是固定時間球也不會因為放得太少而沒得繼續打
不過一支1500,我要賺到9000才可以幫大家下單,期待大四的生活。
畢竟這是我自己想要買給大家的,不能花自己爸媽的錢或其他人的錢,自己大四打工賺!
http://dange.topshop.com.tw/product_one.asp?guid=39EF6A71-FD22-0F48-8CC9-14B6B9FD69C7
想要在大四的時候,替學校or系隊or校隊買大概六支放在學校的體育館桌球室中。
這樣大家以後練多球的份量就可以固定、就算是固定時間球也不會因為放得太少而沒得繼續打
不過一支1500,我要賺到9000才可以幫大家下單,期待大四的生活。
畢竟這是我自己想要買給大家的,不能花自己爸媽的錢或其他人的錢,自己大四打工賺!
桌球膠皮清潔
和大家的感覺都一樣,最好日皮和德皮都用膠皮清潔劑清潔會比較好。
大陸皮的話,就是用汗水或者清水擦。
最近有聽同學說不管日德,清潔拍皮就用水擦就好
但是我發現我的德國皮我一用水擦過之後,整個感覺就不太對
1.切球的時候整個很容易彈出去。
2.摩擦球一樣的方式,但是整個球的旋轉度就下降了。
雖然同學說用清水就好,但是我有注意到:
=>用水清除過的拍面並不會像剛買來的皮一樣看起來是新的。
=>而用清潔劑清除過後的皮,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
所以日德的皮最好還是不要用水去清理會比較好。
如果用水清理就好的話,那我想就不用還出清潔劑出來了對吧?
大陸皮為什麼不要用清潔劑清呢?
主要我記得好像是會破壞大陸膠皮上的"黏'性,所以最好用水清就好
不過後來似乎有出一種類似水的膠皮清潔劑,倒是可以使用。
大陸皮的話,就是用汗水或者清水擦。
最近有聽同學說不管日德,清潔拍皮就用水擦就好
但是我發現我的德國皮我一用水擦過之後,整個感覺就不太對
1.切球的時候整個很容易彈出去。
2.摩擦球一樣的方式,但是整個球的旋轉度就下降了。
雖然同學說用清水就好,但是我有注意到:
=>用水清除過的拍面並不會像剛買來的皮一樣看起來是新的。
=>而用清潔劑清除過後的皮,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
所以日德的皮最好還是不要用水去清理會比較好。
如果用水清理就好的話,那我想就不用還出清潔劑出來了對吧?
大陸皮為什麼不要用清潔劑清呢?
主要我記得好像是會破壞大陸膠皮上的"黏'性,所以最好用水清就好
不過後來似乎有出一種類似水的膠皮清潔劑,倒是可以使用。
訂閱:
文章 (Atom)